跳到主要內容區

系所沿革

 

歷史軌跡

 

電子工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上之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產業界對中高階層技術人才的質與量之需求均極為殷切。電子系隸屬「電資學院」,教學目標即是配合工業經濟發展與產業界的需求,擴展學生專業技能,加強其創造思考與研究發展能力,積極為國內產業界培育具理論與實務訓練高等電子專業技術人才,同時規劃跨領域的學程,增加第二專長。發展的重點以計算機工程(含軟體、硬體、韌體、多媒體、人機介面、及單晶片微處理)、通訊與訊號處理 (含無線傳播、行動通訊、信號處理及網路應用)與電波工程(含數值電磁、高頻電路、微波傳播、微波積體電路設計、光電系統、光通訊及光纖有線電視雙向互動影音傳輸)及晶片系統(晶片設計、電腦輔助、設計自動化、軟硬體共同設計)等四大領域,並強調計算機、通訊、光電及控制等技術之整合與應用。

本校創立於民國元年,與中華民國同壽。本科系自民國37年創立迄今,畢業之校友已超過萬人,他們在工業界踏實的工作態度與敬業的精神,均深獲各界之讚許與好評。而歷任科系主管多年來的精心擘畫,建樹良多,成績斐然,共同為培育高級電子技術專業人才而努力。
歷任科系主管如下:

范育成 (112/8/1   ~至     今)

蔡偉和 (109/8/1   ~112/7/31)
李宗演 (106/8/1   ~109/7/31)
黃育賢 (100/8/1   ~106/7/31)
孫卓勳 (  99/8/1   ~100/7/31)
賴柏洲 (  93/8/1   ~  99/7/31)
蔡加春 (  90/8/1   ~  93/7/31)
余政杰 (  87/8/1   ~  90/7/31)
謝金雲 (  84/8/1   ~  87/7/31)
陳偉凱 (  80/8/1   ~  84/7/31)
錢文南 (  77/8/1   ~  80/7/31)
李海水 (  75/8/1   ~  77/7/31)
嚴文方 (  73/8/1   ~  75/7/31)
王瑞材 (  67/9/13 ~  73/7/31)
王 師 (  61/8/1   ~  67/9/12)
陳雲潮 (  58/8/1   ~  61/7/31)
石鴻達 (  52/8/1   ~  58/7/31)

 

沿革 (由今追溯既往)

 

民國103年 八月系所合一更名為『電子系』碩士班、博士班。

民國94年 八月更名為『電腦與通訊研究所』。

民國92年 八月增加『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博士班。

民國92年 八月增加『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民國91年八月『電子科』五專自然終結,走入歷史。

民國89年於進修學院增設二年制『電子工程系』,每週六晚間及週日上課,修業三年,招生對象為專科畢業生。於進修部增設二年制『電子工程系』,每週一至五晚間上課,修業三年,招生對象為專科畢業生。

民國88年成立生化與程序工程等六個碩士班研究所,另增設二年制經營管理系及應用英文系。

民國87年增設電機與能源研究所,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材料及資源工程研究所、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等四個碩士班研究所,原建築設計系更名為建築系。

民國86年八月改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新增車輛工程及冷凍空調工程等兩個學系,增設『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及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等三個碩士班研究所。另設有二年制各學系在職進修班利用晚間上課,提供社會在職青年進修。

民國85年奉准成立機電整合研究所碩士班,『電子系』分配兩個碩士班研究生。

民國83年八月改制升格為「國立臺北技術學院」,設有二年制『電子』、機械、電機、化學、材資、土木及工業工程等七個學系,招收專科畢業生;四年制『電子』、機械、電機、化學、材資、土木、紡織、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等十個學系,招收高中及高職畢業生。

民國76年八月,工業設計科建築組獨立為建築設計科,工業工程科改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科,同時核能工程科暫停招生。民國77年 八月,礦冶工程科改名為材料及資源工程科。

民國70年七月,改名為「國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

民國66年奉令附設二年制工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先後增設『電子』、機械、電機、化工、工業工程、土木、紡織工業及建築等八個學科,每週六晚間及週日上課,修業三年,招生對象為高中與高職畢業生。

民國50年先後增設『電子』、機械、電機、化工、核能及工業工程等六個二年制學科,招收高工畢業生為主。民國54年先後增設機械、電機、『電子』、化工、礦冶、土木、紡織、工業設計及工業工程等九個三年制夜間部學科,修業四年,招收已服兵役或免服兵役之高中及高工畢業生。

民國42年先後增設『電子』、紡織、機械、電機、化工、土木、礦冶及工業工程等八個三年制學科,招收高中及高職畢業生。

民國37年升格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初始設有『電子』、機械、電機、化工、礦冶及土木等六個五年制工程學科,以招收初中畢業生為對象。

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

民國26年增設採礦科,與之前的機械、土木、應化、電氣及建築等計有六科。

民國18年三年制專修科改為二年制

民國12年兩校合併,改稱為「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增設電氣科,並分五年制及三年本制專修科。

民國10年又更名為「臺北州立台北第一工業學校」,以日籍學生為對象。而原臺北工業學校則改名為「臺北州立台北第二工業學校」,以臺籍學生為對象,但兩者仍在同一校舍上課。

民國8年改名為「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

民國7年在原址增設「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並設機械、應化及土木等三科,專收日籍學生。

民國元年本校創立,日本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廳大加堡大安庄(即本校現址)設立「民政學部附屬工業講習所」,設有土木及金工與電工等兩科,為本省工業教育之肇端。